(原标题:且慢“四笔钱”资产配置获认可股票杠杆在哪里办理,斩获中信出版社“2024年度优秀作者”荣誉) 近日,中信出版社公布了“2024年度好书及年度作者”的评...
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6日发布战况信息称靠谱期货配资,当天前线地区发生75次战斗,前线局势依然严峻。在哈尔科夫方向,乌军成功击退了俄军对沃尔昌斯克地区的4次进...
刚刚过去的“五一”假期,“流动的中国”活力再现。从北国边陲到江南水乡,从传统古城到新兴小镇,游客们用脚步丈量大好河山。各地纷纷推出消费新场景、新产品、新体验,并...
2023年7月31日,中国政府出台了无人机出口管制相关政策。实施一年来,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广泛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建议,依据《出口管制法》规定进行认真评估,并...
近日,本田发布了全新一代Freed的官图,新车不但升级外观与内饰,空间利用率也有了进步优化。新车是2008年推出的产品,是日本本土最畅销的车型,虽然定位MPV,...
|
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股市杠杠杆,“存银行不如买银行股”的论调逐渐升温。 一边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趋势还在延续。5月20日,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1年期LPR降至3%,5年期以上LPR降至3.5%,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。当天,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主动下调存款挂牌利率,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%,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.05%。 另一边是银行股的高股息颇具吸引力。根据Wind数据统计,根据Wind数据统计,截至5月30日收盘,42家A股上市银行中,35家股息率(近12个月,下同)在3%以上,其中20家超过5%,平安银行超过8%。 面对存款利率与银行股股息率的强烈对比,部分投资者得出买银行股是一种更优策略的结论。然而,这一简单对比暗藏逻辑陷阱,选择性忽视了两种策略在风险属性上的本质差异,更避而不谈股市投资的多重风险,亟待厘清。 “存银行”和“买银行股”在本金安全性上有着云泥之别。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,50万元以内本息全额赔付,信用风险极低、流动性强,是安全性极高的理财方式,适合对本金安全要求高的投资者。反观股票投资,其天然不具备保本特性,银行股亦不例外。股价受宏观经济、行业周期、公司经营等多重变量影响,波动幅度显著,可能直接导致本金亏损。“择股”与“择时”的专业性要求很高,事实上,若投资者在2021年上半年末布局银行股,截至目前仍有12只银行股股价较买入时处于亏损状态,部分个股跌幅甚至超过40%。 应该看到,存款的收益逻辑是“时间+利率”,而银行股是权益类资产,收益来源于“公司成长+分红+市场情绪”,二者底层逻辑完全不同。片面对比股息率和存款利率,忽视股价波动对总回报的决定性影响,尤其是在短期持有的场景下,实为严重的认知偏差。 对于具备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言,银行股固然可纳入投资组合,但同样需要警惕陷入“唯股息率论”,即过度放大分红收益而忽视其他核心因素。 股息率是一个“后视镜指标”,一些银行当前的高股息率可能是股价低迷的“镜像反映”。打个比方,如果银行股股价从10元跌至5元,每股分红维持0.5元不变,股息率会从5%飙升至10%。如果仅凭历史数据预测未来,就容易忽视股息率随股价波动、分红政策调整而动态变化的本质规律。理性看待银行股投资,应建立多维分析框架,既要考察股息率的历史稳定性,更要关注分析核心变量,比如宏观经济周期的“风向标”作用、行业分化下的结构性机会,需要穿透式分析银行的财务健康指标,同时对市场情绪波动保持敏感性。 简而言之股市杠杠杆,投资者在“存银行”和“买银行股”之间做选择时,需明确自身风险偏好,避免用简单对比代替专业的资产配置决策过程。 |